產檢注意事項
母嬰網站、討論區中常見孕媽咪在詢問:「到底該選擇自然生產好,還是剖腹生產好?」
懷孕到了快分娩的時候,對產婦來說,選擇一種合適自己的分娩方式關係著生產是否能夠順利,因此,除了醫師必須審慎評估之外,產婦自己也要慎重考慮。
生產方式比一比
「郭醫師,我可以剖腹產嗎?」玟如摸著肚子問我。
「現在還不到32周怎麼就想到要剖腹產呢?」我好奇的問他。
「上星期,聽我同學的生產過程,足足痛了兩天兩夜還是生不出來,最後還是剖腹產,真是吃足了全餐啊!」
聽了周遭親朋好友的經歷,擔心自己生不出來的孕婦還真不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當然,也有另外一種狀況。
「郭醫師,我很想自然生,聽說自然生對胎兒比較好,而且我擔心剖腹產之後容易有腸沾黏的問題。」妍潔皺著眉頭說。
「現在才32周,想要自然產還要看胎位是否正常。不過,現在手術技術很先進,腸沾黏的問題極少發生在剖腹生產後,你也不用太擔心。」
在門診時,也有孕媽咪告訴我,不論如何就是希望自然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般而言,生產可分成自然產與剖腹產兩種。自然產是指胎兒經由產道生下;而剖腹產則是利用手術,使胎兒不用經過產道,直接從子宮中取出的生產方式。
以上兩種生產方式,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,而是要看哪一種適合自己,一般情況下,自然產由於復原較快,住院時間較短,而剖腹產則比較接近手術治療的模式,要多一點時間恢復,住院時間較長。
在門診時,也不乏高齡產婦希望剖腹生產,雖然高齡產婦剖腹產的比例較高,但是自然產成功的案例也不少。畢竟,剖腹產的傷口復原期比較久,所以除非有不得已的情況,否則我仍然建議採自然生產。事實上,大部分的分娩是以自然生產方式為主的,除非有一些狀況無法自然生產,以下我們就列舉一些必須剖腹產的狀況。
誰適合剖腹產
● 臍帶繞頸
「醫師,在33週產檢時發現臍帶繞頸,我擔心的睡不著覺,我是不是要剖腹產了呢?」美真垂頭喪氣的問著醫師。
臍帶是一條有彈性的養分輸送帶,所以,即使超音波檢測出胎兒臍帶繞頸,孕媽咪也不用太過緊張,這是很常見的現象,並不表示胎兒一定會因此窒息或有立即的危險性。
但是,如果有臍帶打死結這種狀況就比較危險,因為母體的養分與氧氣可能無法順利輸送給胎兒,因此,如果胎動量少了一半,或是整日沒有胎動,就務必趕緊去醫院檢查,讓醫師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剖腹生產。
● 胎兒過大或過小
到了懷孕後期,醫師會根據胎兒的頭圍與腹圍來評估胎兒的體重,如果如果胎兒過大(大於4,.000公克)或胎兒太小(小於1,500公克)的話,一般醫師都會建議採取剖腹產。
如果有子宮肌瘤,則要看子宮肌瘤的大小與位置來決定生產方式。若是子宮肌瘤擋住產道,則宜採剖腹產;要是肌瘤並未擋住產道,則可採自然產。
當然也是有胎兒過大但是孕婦仍堅持要自然生產的狀況,不過比較擔心造成產程遲滯,造成肩難產,或是產前產後窒息等等比較棘手的狀況。而母親也容易因為胎兒過大,使得子宮長時間拉扯過度,影響產後子宮收縮的狀況。
此外,也要測量媽媽的骨盆大小,並非單獨看寶寶的體重。有些媽媽的骨盆較小,或是胎頭、骨盆的角度不吻合,都會增加自然分娩困難度,這時可能就要考慮剖腹生產。
● 胎位不正
只有「正常胎位」,才能自然生產,那麼正常胎位怎麼看呢?其實這裡的胎位指的就是「頭位」,想要自然產胎兒就必須臀部朝上,頭部朝下在骨盆入口處。
頭部在其他位置則為不正的胎位,常見的有臀位、橫位、枕骨後位、顏面位與複合位等,有這些情況時都要採取剖腹生產的方式比較安全。
正常來說,通常懷孕32週之後,胎兒就會自動轉成頭下腳上的位置,到了懷孕35週左右就會決定胎位是否正常,因為此時子宮內的羊水越來越少,胎兒已經沒有空間再大幅度翻轉,所以可否自然生產已經大致確定,孕媽咪也不用急著太早決定生產方式。
胎位可以喬正嗎?
臨床上也是有胎兒到了足月,胎位改變的案例,不過,越接近生產,胎位改變的機會愈小。一般會建議胎位不正的孕媽咪,採取「膝胸臥式法」試圖讓不正的胎位轉正,但是,有時候胎位不一定能翻轉成功。
此外,如果有子宮肌瘤或子宮異常的孕媽咪,此時採膝胸臥式想要導正胎位的效果就不大了。
至於如何知道胎兒是否已翻轉至正常胎位了呢?其實孕媽咪可以自己感覺胎動時所踢的位置,如果是在膀胱附近,就表示胎位尚未喬正,;如果感覺胎兒踢的位置是在胃部附近,則表示胎位已經正常。當然,也可以請醫師以超音波來作判定。
膝胸臥式法
膝胸臥式的作法,有點像半倒立,所以不要吃飽飯後來做,以下舊詳細分解每個動作:
1. 雙膝跪在地上,打開與肩同寬的距離,大腿盡量與地板垂直。
2. 身體採俯臥姿式,肩膀與胸部盡量貼近地板。
3. 雙手手肘放在頭部兩側的地面上。
一般來說最好在32~35週時,每天早晚各做10分鐘的膝胸臥式。可別等到產前一個月才想要來做,此時胎位已經差不多固定了。還有些孕媽咪會擔心「如果胎位已正,持續做膝胸臥式,胎兒會不會又跑到不正的胎位呢?」這一點倒不用太過煩惱,因為頭部若進入面靠子宮頸下面狹窄的地方,就很難讓寶寶再翻回去不正的胎位了。
● 前置胎盤
通常媽咪在懷孕20週,因為胎盤著床位置較低,檔住子宮頸口即符合「前置胎盤」的定義。
一般可以分為下列4種狀況:
1.完全性前置胎盤︰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。
2.部分性前置胎盤︰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。
3.邊緣性前置胎盤: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部分。
4.低位性前置胎盤:胎盤並未蓋住子宮內口,但位於子宮下段,著床離子宮頸內口很近,約2公分以內。
前置胎盤的孕媽咪,通常有7成以上至少曾遇過1次以上的無痛性出血。另外也可能因為大量出血或胎盤狀況不佳、胎盤早期剝離等因素而提前生產。
但是,隨著肚子變大,有些孕媽咪的胎盤也會跟著向上提升,進而遠離前置胎盤的危險性,因此,如果在懷孕30週後,胎盤位置仍過低,就會確診為前置胎盤,甚至也有媽咪懷孕36、37週後才確定有前置胎盤,要特別注意的是,若有發現大量出血的狀況,一定要儘快就診安胎,並且選擇剖腹生產的方式。
若屬於完全性的前置胎盤,畢竟自然生產的通道完全阻塞,在安全為前提的考量下無法考慮自然生產,符合健保給付的剖腹產適應症。但如果屬於低位性或邊緣性胎盤,是否能自然產則需要經醫師進一步診斷評估。
有前置胎盤的準媽媽在生活上應注意下列幾點:
1. 孕期暫時避免性生活,或是有壓迫腹部的舉動。
2. 在家多休息,避免搬重物、過度彎腰拖地等增加腹壓的活動,當然也不宜跳動。
3. 在產檢時要避免內診或陰道超音波。
4. 注意每日胎動,如果一整個上下午未察覺胎動,應到醫院檢查。
5. 如果合併有妊娠高血壓,應該遵照妳的醫師指示控制好血壓。
總之,除了規則產檢並遵從醫囑外,日常生活也要多留意,一旦有出血症狀則應即刻就醫評估及治療,才能確保母子均安。
● 胎盤早期剝離
胎盤早期剝離是指在胎兒出生之前,胎盤就全部或部份從子宮壁剝離下來。一般正常情況,胎兒在生產出來之後,胎盤才會從子宮壁剝離下來,但是,如果胎盤狀況有異常,就可能在分娩前胎盤就有剝離的現象。
當孕婦發生子宮劇烈疼痛合併陰道出血,就要盡快就醫,若不及時處理,可能會危及產婦與胎兒的生命。因此如果產婦不能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的話,一旦有胎兒窘迫現象,或產程無進展等等情況,醫師就會根據狀況判斷需不需要改進行剖腹手術。
有上述幾種狀況的孕媽咪,請切記要與醫師密切溝通,千萬不要貿然做決定!如果有危及胎兒或產婦的狀況,就要請婦產科醫師評估原因,判斷是否需要剖腹產或提早生產。
此外,如果懷孕37周以前的孕媽咪有出現宮縮或出血的現象,就要好好臥床休息,別太密集安排活動,也盡量避免出遠門,若有必要可先與產檢醫師溝通視情況決定,以免發生流產或是早產的狀況!情況嚴重時,也應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安胎藥,或到醫院打安胎針。
(BOX)好孕小知識: 一次剖腹生產、終生剖腹生產?
「醫師,我上一胎因為胎位不正所以剖腹,這一胎也一定要剖腹嗎?」
剖腹過一次的母親這樣問我。
在手術室裏生產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子宮破裂。以前,剖腹手術是垂直切開腹部,也就是子宮的上方切開,因此擔心日後自然分娩容易造成子宮破裂;近來,多半是採用橫向切開子宮的下方,假如之後還要生產造成子宮破裂的機會就大為降低。也就是說,只要母親骨盆夠寬、胎兒不要太大,且無其他必需剖腹生產的情況時,也可以試試看自然生產。但是,這種狀況下的產婦,一般來說生產時間不宜太長,如果有產程延滯的情形,還是建議採取頗腹產為佳,避免發生危險。
▸ 預約服務電話:(02)2719-1212
▸ 臉書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mermaid.com.tw/
▸ Instagram:mermaid_clinic 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
▸ Line@ ID:@xat6723z
或是手機直接點擊 https://goo.gl/xzzjJ
-
NO.11標題月子中心日新月異 提供產後孕婦更多協助發佈時間2017-03-28
-
NO.12標題吃墮胎藥 日後易不孕?發佈時間2017-02-08
-
NO.13標題感冒了不能餵母乳? 醫師解答在這發佈時間2016-11-01
-
NO.14標題孕婦若染茲卡病毒 胎兒有感染風險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15標題產後美體法則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16標題產後不留後遺症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17標題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18標題產兆出現了嗎?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19標題如何避免妊娠紋發佈時間2016-07-13
-
NO.20標題懷孕的不適症狀發佈時間2016-07-13